发布日期:2022-11-02 来源:
——曲靖市第二中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5+1+N”课堂教学展示
为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我校不断研究创新,学习新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物理教研组深入推进“大单元学历案”教学,积极探索“5+1+N”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022年10月28日,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物理备课组长龙安方老师在实验楼五楼录播教室开展了一节主题为《共点力的平衡》的5+1+N大单元课堂教学。
王镜宇同学课前五分钟分享
高一(11)班王镜宇同学做课前5分钟分享,他通过视频分享了一些很神奇的平衡现象,王镜宇同学说日常生活中,物理时时存在、处处存在。生活各方面体现着物理学的规律,物理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视频中神奇的平衡现象能发生的原因就是挑战者懂得如何让物体的受力能满足我们学习的共点力平衡的条件。5分钟的分享虽然短暂,但是能起到锻炼分享同学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也能对其他同学起到好的引领作用,鼓励更多同学积极思考、勇敢地表达和表现自己。
龙老师用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本节课是《共点力的平衡》第2课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价值。龙老师创设了两个大问题情境,第一个大问题是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问题(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此种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进去,介绍了合成法和正交分解两种方法处理此类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增加重物质量,哪根绳子先被拉断,然后,用将课本上的模型变成真实的教具,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
第二个大问题是儿童滑梯高度如何确定问题(生产中的物理问题),在解决该问题之前,龙安方老师先做了一个实验,她将一端连在铁架台上(可上下移动)的长木板模拟成滑梯,将长木板上的钩码模拟成滑滑梯的儿童,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模板高度很低,钩码放上去不会运动,然后缓慢增大长木板一端的高度,当增大到某一高度时,钩码恰好匀速滑下,再增大滑梯高度,可以观察到钩码加速下滑。龙安方老师用此实验启发学生思考本题中,为什么说儿童能沿滑梯滑下与滑梯的高度有关。之后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
儿童滑梯模拟实验
最后,龙安方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学生说需要首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再选取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特点合理选用合成法或者正交分解法作图,最后再用数学知识列表达式求解并讨论结果。
积极听课的老师们
龙安方老师精心制作了学历案和教学课件,本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龙老师整堂课对学生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积极讨论,鼓励学生展现自我,给予学生有效反馈,把课堂空间和舞台留给学生,让教师轻松收获惊喜,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历案教学模式。
上一篇:着力研究新高考 构建备考新策略
下一篇:着力研究新高考 共研备考新策略